經歷人生最短的暑假,小朋友上完興趣班後,有部分家長向我透露小朋友反叛了,只要是家長所提議的,必定唱反調,為反對而反對,繼而需要家長們武力鎮壓,我問家長是否每次作決定時都沒有徵求小朋友的意見,每一次都是[大石砸死蟹]?由成年人的世界出發。
家長接著問為什麼我與小朋友相處都看似很易,我分享道出真相,我告訴小朋友在中心範圍內,我不駡,不罰,只要明白自己做過什麼即可,一個相對平等的相處方式,有家長向我打聽有關方法。
1、有足夠的支持
現在的社會,父母最大的問題就是「溺愛」,包辦生活里的一切大小事務,對讀書學習過分看重,卻沒有意識到培養一個高情商的孩子的重要性。
2、多溝通,考慮孩子想法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應該是子女最可信賴的朋友,所以作爲家長,一定要將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放在極其重要的地位。家長要充分發揮作爲父母的主導作用,有意識地帶領孩子搞一些符合心理特點的、寬鬆的親子活動,多給予理解和尊重。
3、尊重孩子隱私
每個人都有一些不願意讓人知道的小祕密,孩子的小祕密並不是真的什麼難以告人的。父母完全沒有必要「草木皆兵」。如果父母偷看孩子日記,孩子會產生強烈的反感和牴觸心理。一旦雙方形成隔閡,再對孩子進行教育就非常困難。
4、對孩子有足夠的尊重
有些家長在外人面前評價孩子時,常常不留面子,有意無意之間傷了孩子的自尊心。沒有注意維護孩子的自尊,沒有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具有獨立人格的人來看待。只有他在思想上認同你的觀點和要求,他才會努力去做。
5、別擺出一副權威父母態度
當孩子做錯事,許多傳統父母都會以「打咗先講,鬧咗先算」的態度去對付他們,但其實這種教育子女的方式已不合時宜,打罵會令孩子產生負面情緒,甚至影響他們成長。當孩子做錯事而仍願意告訴父母時,我們就應好好聽他們述說原因,從旁協助分析和教導,從而讓孩子學習解難能力。甚至在孩子眼中,他們發生了的某些大事,在成年人世界中可能只是小事,過程中,我們可以讓孩子知道事情非他/她所想般嚴重,從中再給予鼓勵及支持。
六、對孩子感興趣的事感興趣
話不投機半句多,對孩子來說也是一樣,當成年人對他們感興趣的事物不感興趣時,小朋友也不想與你多談。所以父母應該對孩子喜愛、感興趣的事物或遊戲同樣感到興趣,好好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
當然,孩子應遵重父母,當父母處理問題欠妥時也要以和氣的態度與父母解釋與協商。但父母也要以律師的身份與子女協商問題,不要以法官的身份與子女處理問題,這樣就不會造成父母與子女在感情上的不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