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許多家長向我查詢,如何培養子女的閱讀習慣,總覺得自己的子女沉迷電子設備如Ipad、智能電話、電腦等,對閱讀缺乏興趣,在學校的閱讀理解和作文更是一塌胡塗。
我笑著跟家長分享說:「媽媽們,你們每日與子女相處時是不是會繼續「機不離手」,一面督促功課溫習同時,一面玩手機?」而大部分家長回答是大多數時間都會拿著手機,我又笑著問:「最後一次你們陪著子女一起看故事書、說故事是在那時?」九成的家長都說遺忘了,如果希望培養子女的閱讀習慣:
第一點是以身作則
在督促子女功課或溫習時,請先放下自己的手機,好好與子女一起完成功課和溫習,試問家長一面手執手機指點江山,督促子女完成功課和溫習,你的子女會心悅誠服嗎?
第二點是陪伴
陪伴並不是家長坐在旁玩著手機,子女就迫著看書,那時一種平行時空的方式,各自生活在各自的空間,毫無交流互動,根本談不上陪伴,陪伴閱讀是在共同在做同一樣事情,有分享、互動和交流,與子女一同閱讀同一本書或是不同書籍,完成閱讀後,就和對方分享感受、故事、喜好等,讓子女感受到家長與他們共同做著一件事外,還能身教子女,同時促進親子間的溝通。
第三點是用借書代替買書
香港居住環境地少人多,存物空間有限,而香港的公共圖書館基本上十八區內都有最少一間,甚至每幾個同區公共屋邨就設有公共圖書館,藏書量一定大於居住地方,更可申請調請從其他公共圖書館的圖書,服務之完善,範圍之覆蓋,加上大、中、小學都有設立圖書館供學生借用,而圖書館開卷的氛圍總比家中的好,與其花錢買,不如就以借閱代替買書。
第四點是從喜歡的主題開始,挑真的感興趣的書下手
說到這,說句繞口的道理吧,「唔好你以為對細路好就真係當你揀嘅嘢就真係好先得嫁!」給孩子一個選擇機會,大家關係才會緩和,那當然你就沒必要把自己逼太緊,找個自己感興趣且有想要增進知識的領域先下手吧!不管是小說,漫畫,還是旅遊;先借書來看看吧!
久而久之,小朋友就會從父母身上學到各種「優越傳統」,子女好與壞,視乎父母的榜樣,培養起閱讀的習慣,儘管現在已經出社會了,你不想看書也沒人逼你看了,但為什麼我想要培養這樣的能力呢?一句話不同講法,那文字的韻味和意思就大不相同,同時,同樣的文字,不同年紀、心境,與歷練去閱讀,給自己的感受也完全不同。這也是我長大後才察覺,同一本書,小時候讀和現在重讀的領悟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