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到底甚麼叫中年呢?跟據羅局長所指,中年被他定義為在60歲,此言一出,大家都疑惑是否官職越高,智商越向下走,除了得啖笑外,更多是無奈的苦笑。
一想中年的定義是甚麼,外國的中年定義是指是年齡已越過青壯年,但尚未開始步入老年族群的人。一般會以年齡45至65周歲年紀之間的人算是中年,不過也有其他的定義。中年和青壯年會有一些不同中年人會對飲食、物質濫用、壓力及休息比較在意。那香港的中年是否一如羅局長所說的,不是的,香港的中年定義較外國的定義推早了五年,大約指40 – 55/60歲的成人。除了人到中年外,最多聽到的是中年危機,有哪些跡象,讓看文的你已步入中年危機?例如人到中年懷疑自信,為求證明自我,行為奇異。有時近期的一些變故會引發中年危機,如衰老、婚外戀、更年期、父母去世、兒女離家(空巢)、找工作困難等。
要怎樣擺脫中年危機,
第一:「重新定義自己」是很重要的一環。擺脫與他人的比較以及被資訊淹沒的狀態很重要。克服中年危機的第一步是重新定義自己,釐清「我想成為什麼?」與「我想過怎樣的生活?」
第二:讓身體動起來,體力衰退是引發中年危機的原因之一。當我們感到沮喪時,去運動是一個好方法。規律的運動不僅讓人感到更健康、也會更有活力。一旦親身體驗到運動的好處,人就會變得更有自信。正處於中年婚姻危機的大人們,何不試著邀請另一半一起散步或運動?走路時互相交談可以增進溝通,又可以鍛煉身體,還能增加相處的時光。
第三:下功夫研究感興趣的事物.「學習」是一個能刺激大腦、並讓自己保持正面情緒的行為。去學自己一直都有興趣的事物,例如烹飪、歷史或宗教。在家嘗試煮新菜色、或在做過的食譜上加進自己的特色,創造一些不尋常,會改變我們已經僵化的想法。
第四:練習用輕鬆的態度面對生活,最後對已陷入中年危機的讀者呼籲,用輕鬆的態度面對生活很重要。做點緩慢的運動來刺激副交感神經系統,因為自律神經系統和呼吸是密切相關的。放鬆下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越過中年的山丘,60歲的時候再加油也沒關係。
中年的我確實嘗試放輕腳步,無奈生活迫人,仔細老婆嫩,最後只好重新穿上鎧甲,繼續被生活毒打,人生在世,只要過到自己,過到人,就可以稱得上成功了一半,我可以了,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