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我,與學校合作最大的趣事是甚麼,我可以回答大家,一定是帶領學生去參觀香港各種不同的名勝景點,校方考量的是旅行參觀是否有教學元素在內,學生則希望用最短時間內遊玩所有景點,這些年來教帶領過不少的學校户外旅行,在新冠病毒爆發前,我平均一個月都會有兩次學校旅行需要帶領,可以算是見盡學校旅行的光怪陸離。
某些名勝景點可以是熟到不能再熟,最高峰時期,可以一星期內帶領三次學校旅行去該景點,甚至入口職員也認到我,一句:「阿sir,又係你呀,今日又帶邊間學校黎玩呀?」可見旅行頻繁至極,相信大家可能會猜到景點是那個,對,就是海洋公園,我一年平均要到海洋公園大約至少6-7次,每次都需帶領學生參觀園內七成的景點,完成帶領回程時,學生都會有旅遊巴上睡著至回到學校為止。
要盤算最奇皅的情況,可算是海洋公園的一次旅行,當是正參觀海洋館(現時的鯊魚館的位置),那時的海洋館分為四層,當時正帶領小學生參觀第一層,正是水面的一層,有位小學生爬上欄杆,大叫一聲(I am the king of the world),而期間有位海洋公園職員正經過,但依然無動於衷,嚇得我馬上捉回那調皮的學生,要知道海洋館那時有鯊魚共養著,該位小學生應該是看鐵達尼號太著迷了,夢想著自己成為了阿積了,學校隨隊老師嚴厲地責備了該位同學。
另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同是在海洋公園發生,一位低年級同學隨隊出發,在景點內跟著跟著,就跟了另一隊身穿相似校服的另一間學校活動,直至他們的帶隊老師致電聯絡才發現那位同學迷迷糊糊地跟了另一隊,幸好都是平安無事。要說最狼狽的經歷應該是天氣轉變帶來的影響,我帶隊嘗盡黃紅黑雨,一三八號風球,馬路因大樹倒塌而造成阻塞,大風造成纜車停駛,而在纜車上等待兩小時,種種事故都在教導我在每次活動前須計劃突發事件應對方案,一方面可以讓活動更順暢,另一方面亦可應對突發事件。
最後,學校旅行本質是希望透過活動去提升同學們學習的動機,但也需要同學守規則才有愉快的旅行,請各位同學們高抬貴手,別讓老師和工作人員操勞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