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在一歲的時候,他的母親大人便開始為他物色幼兒園N班,N班是甚麼?就是幼稚園的學前班,在K1前為足兩歲的幼童於上K1班前的預備班,主要讓學童接觸及適應學校生活,傳言上過N班和從未上過N班的幼童在校表現相差甚遠,更有家長表示如果上不到N班就需要為子女報讀遊戲小組,為了提升上學的表現。
由於兒子在年尾出世,坊間視該類年尾出世的幼兒為(細仔),由於年齡至開學九月時未足兩歲,最後被幼稚園排至後備,預計至足兩歲後才會有機會排至正選入學,經歷為兒子申請入讀N班一事後,我有一個疑問,入讀幼稚園已經是為了讓幼兒於校園內學習並適應上學,學習遵守規則,社交,離開父母自主獨立自理等的元素。
為正式入讀小學而準備,既然K1-K3是為了準備正式上學而設立,那N班不就是為了準備正式上學準備的準備,像繞口令一般令人難理解,而它的存在也令人難以理解,雖然有專家指出在幼稚園上N班可以讓幼童加速學習該年齢該學到的東西,用活動式學習,從遊戲中學習,但遊戲變得不純粹了,帶有目標性,一切源於那一句中,(贏在起跑線)。
讓原本已經少得可憐,無憂無慮的玩樂生活再一次被壓縮,我為我的兒子感到無奈,他又無法表達自己的意願,最後就出現了一種叫(爸爸媽媽都是為了你好)的一種代替兒子決定或安排一切方式,扼殺兒子的自主和幼童的愛玩愛探索的天性。
只望兒子在母親大人安排下仍可以保留自己的特質和天性,同時原諒我們隨波逐流的心態,不竟我與太太大人也不是大毅力者,可以逆流而上,創造原全適合兒子的成長空間,但我和太太都會陪著兒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