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記憶系列:《天使》

 

抗戰記憶系列:《天使》

歷史童書:抗戰記憶系列:《天使》

最近與在德國留學時認識的同學兼朋友重新聯絡上,交談近日的生活情況。我的這位朋友是西班牙人,家在巴塞隆拿, 由2009年開始在德國萊比錫完成藝術課程後,停留生活,直到如今。她見證了萊比錫很多的變化。我與她一起學習兩年,當時是敘利亞難民湧入德國的時刻,我也見證過德國如何在適應這些敘利亞難民的社會情況。

她告訴我,目前除了敘利亞難民及夾雜着過去的北非難民外,最新湧入的烏克蘭難民,為萊比錫帶來了新的變化。

難民的湧入,除了影響市民的生活、治安、政府的政策及經濟情況等等之外,我的朋友是一個藝術家,這些情況也影響了她及她的藝術家朋友創作的方向。正如我那時在德國留學時,畢業作品也是關於我的敘利亞朋友,他們的逃難過程。

我目睹這些情況,也加深我對人生的思考,以及更柔軟地去面對世界上不同種族、語言及社經狀況不同的人群。過去對於是非黑白對錯思考也是過分簡單,人們的複雜面向及困境,有時不是一兩個原因,就可以總結。當中更明白自己能力的有限,同時驚嘆於當地人們為這些難民付出的愛,是如此地深刻,如此地徹底及具體。那麼,我們對身邊受苦的人,可以做什麼呢?我的領悟是,了解他人需要花上大量時間、耐心及溫柔,而我們的幫助雖然微小,卻還是有用。

藝術有它的局限性,也有它奧妙及動人的地方。透過藝術,觀眾及藝術家有機會與難民接觸,也為難民的的生命,提供一刻喘息的機會。我把他們的故事製作成書,使他們知道自己的經歷是被關心的,是被記錄及扶持的。也透過分享,使他們知道自己是有機會被了解、被聆聽的。

被聆聽,也是一種被愛的體驗。

今個星期我們一起看一本有關抗戰記憶的兒童書 — 《天使》,獻給世界反戰爭而犧牲的英雄們。

使人意外的是,這次要紀念的英雄是一個如花的少女。

故事書以真實故事為題材,關於一個名為加麗婭的中外混血兒的故事。他的爸爸是中國人,早年在俄羅斯經商,取了美麗的俄羅斯姑娘為妻。加麗婭是他們的掌上明珠,也是他們唯一的女兒。加麗婭接受良好的教育,正值待嫁的年齡。可惜,戰爭在這時爆發,摧毁了這位姑娘原本平靜的生活,及她可能有的未來。

1945年8月,蘇聯紅軍進駐綏芬河市,想驅走在大圍山的日軍。為了減少無辜的傷亡,蘇軍決定與日軍談判。加麗婭主動擔任了這一個任務,隻身前往日軍陣地,拿着蘇軍的談判條款。不幸的是,談判失敗,加麗婭犧牲了自己。人們在山地上尋找她,最後只找到她媽媽給她的一條紅頭巾。

插畫家陳鵬,以精準的畫刀及鮮艷的對比色彩,描繪了加麗婭青春活力的鮮艷及日本軍官暗淡無光的陰沉,也細膩地捕捉加麗婭與留在中國東北的日本穚民女孩智子的友情,以及迦利亞最後決定面對作為和平使者的大義懍然。

她的勇敢無懼,使我想起了聖經中的勇敢皇后以斯帖,她也是在面對種族屠殺的厄運中,挺身而出,制止了一場犧牲無辜性命的種族大屠殺。

不同的是,加麗婭的和平任務沒有成功。戰爭的殘酷無情,摧毁了這位原本有着美好前景的少女。如此殘酷的結局,使人對於戰爭的體驗更加深刻。

抗戰記憶系列:《天使》
作者:童妍
插畫﹕陳鵬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