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每逢運動,玩耍,激動時總會汗如泉湧,不論開著窗,風扇,甚至是冷氣,家人不斷替他擦汗,他都繼續流汗,直至三十至四十五分鐘才有機會停止流汗,太太大人笑著問兒子是甚麼人種,不論時間場合地點,要汗水揮灑著就完全不省著,我只好笑著說兒子跟我一樣都是水人族的,只怕熱,不怎怕冷,我再解釋到是兒子身體健康的表現,新陳代謝正常,太太大人聽畢後苦笑了一下,不知是開心兒子身體健康,還是無奈每次擦汗都用上兩條汗巾。

為什麼人要流汗?

流汗有許多好處,比如濕潤皮膚、排除體內廢物、汗水有殺菌功能……等等。而最重要的是,流汗會協助人體調節體溫。皮膚的汗水蒸發時,會帶走體內多餘的熱量,達到讓身體降溫,維持正常體溫的目的。

許多父母都有經驗,小朋友睡覺時總會翻來翻去,最後睡得最安穩的地方,永遠是靠近電風扇直吹的風口,或是冷氣最強的地方。
那是因為,在嬰兒及孩童階段,小朋友正在快速成長,所以體內代謝旺盛,相對於成人,產生體熱的能力較大,所以小朋友真的是比成人怕熱很多的。

體內代謝率高,產熱多,加上小朋友體溫調節的能力還不成熟,所以藉由排汗帶走體內熱量,正是小朋友維持體溫恆定的好方法。反過來說,如果小朋友不會流汗,那體溫就會一直上升,發燒,反而小朋友會覺得煩躁不舒服。至於流汗就會感冒,其實是無稽之談啦,反而是感冒時,不斷反覆燒燒退退,加上一些藥物的使用,流汗量倒是會增加很多。所以孩子流汗是好事,那是代表孩子在認真努力地成長,而且體溫調節能力有效發揮呢!

父母不妨運用4個對策,營造涼爽的空間,減少小朋友過度流汗。

1:穩定室溫,流通空氣

照料小朋友,夏天室內溫度應維持在27~28℃,濕度則以60%最為適當。冷氣溫度若是調太低,小朋友熟睡時體溫下降,反而容易感冒。空氣流通比低溫更重要,可以冷氣、風扇並用,在角落擺一個小風扇,對著牆或天花板吹,讓空氣流動,但注意風不要對著寶寶吹。此外,也別忘了除濕,尤其是梅雨季,室內濕度太高,睡起來也不夠舒爽。

對策2:穿得多,不如穿著舒適

有些爸媽怕小朋友在冷氣房睡覺著涼,就給孩子穿太多,這樣不但睡得不安穩,還會弄出一身濕疹。比較合適的做法是,讓小朋友穿著純棉或麻等透氣舒適的薄衣物,若是擔心夜裡踢被,可綁上薄肚圍。萬一背部流汗弄濕,可以替換衣物,或用紗布巾隔絕皮膚,減少汗濕的不快感。

對策3:選用吸濕、速乾、保冷的寢具

尤其一到夏天,保冷墊更是成為媽媽圈的熱門話題。不過,無論材質如何,都要勤換寢具和枕頭套,減少汗漬對皮膚的刺激。

對策4:一日三食,晚餐是關鍵

飲食是健康的根本。夏天暑熱,食慾減弱,體力容易不振。晚餐成了關鍵時刻,不但要讓小朋友攝取足夠營養,更是補充鹽分的好時機。這樣可以避免夜裡大量流汗,導致體內礦物質不足。

這時候,你只要維持室內通風不悶熱,幫孩子換上乾爽的衣物,適當補充水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