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經常為小朋友校對功課,核對家課冊,不可不說也是一種體力活,亦明白為何部分家長會情緒失控,輕則破口大罵,重則會上演愛的教育,故事發生在下午,當完成幾位小朋友的功課校對後,除了一些大意失誤,在課本上找不到的和不懂如何解題的小朋友功課,感覺上大家都跟上了完成功課的進度,甚至可以有餘下的時候跟他們進行些課後興趣的小玩意,讓小朋友們得到放鬆時間,正當我準備開始請小朋友收拾功課時,一堆有數學和中文功課出現在我面前,一位因學校課後活動而遲到的女生對我表示已完成功課,請我校對功課,我先是校對起她的中文造句功課,很好,沒有錯誤,但她忘了改正昨日的造句,於是我請她改正造句,也算是完成了另一樣功課,重頭戲就在她的數學功課上,我很快就用計算機為她校對了數學功課,並指出某幾題出現失誤運算錯誤,她也老實地修正,不一會兒功夫,她改正完了,但有一半的答案是錯的,我連忙問她發生什麼事,她就回答我她是知道錯的,但她就是玩,不使用正確運算方法計算,我立即沉默了一下,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讓自己情緒爆發,也用一次正確的運算方法教了她如果尋找答案,第三次改正,她又提交了一個新答案,但還是錯的,她表示她是亂填答案的,我的血壓和皮質醇飆升至一個高點,真有點想吐血的感覺,我再一次耐心的問她為何要亂填答案,並解釋錯了是需要改正,又成為了一份新的功課,又是一種加重負擔的情況,她就甜笑著對我說,阿sir你真的很有趣,我馬上會意她正作弄我,最後我也向女同學的家長反映她亂填的答案,家長表示情況經常發生,她對此也很生氣。
小朋友自己檢查作業可以培養他們諸多的能力:
第一,責任感
作業是小朋友的,小朋友要對作業負有責任。作業是他們的「工作」,現在對作業負責,今後到了職場才能對工作負責。責任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要通過長期的訓練才可以獲得。小朋友自己檢查作業,不僅可以讓作業的準確率提升,更能訓練其責任感。
第二,提升知識的掌握能力
小朋友的作業出現錯誤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是因為知識理解得還不夠純熟很多父母把小朋友作業出錯歸咎於孩子馬虎、不認真,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觀念,小朋友的錯誤有90%都是因為對知識掌握得不夠完整。
成績越優秀的小朋友,錯誤相對少,是因為優秀的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比較準確,所以他們的正確率也會高。而作業中暴露出來的錯誤,正好可以讓小朋友二次熟悉知識、二次思考,甚至提煉出某種適合自己的解題方法。
第三,培養小朋友做事認真的態度
在生活中,我們做錯了就要對自己的錯誤行為負責。出門沒有帶傘,就會因為避雨而耽誤回家的時間,因為我們沒有做好行前準備,所以不得不以浪費自己的時間來承擔後果。
小朋友做作業也一樣,只有自己檢查才可以意識到,要想不耽誤更多的時間,下次寫作業就要更加認真和仔細。只有經過這樣長時間的心理建設,小朋友最終才會養成主動認真寫作業的習慣。